第1类:断线
原因1:接头不牢
解决方法:调节对焊机的电流、通电时间、压力,提高焊接质量
原因2:线材有杂质
解决方法:加强原材料的验收
原因3:配模不合理
解决方法:对模具进行调整,消除变形过程度大和过小的现象
原因4:模孔形状不正确或不光滑
解决方法:严格按标准修模,定径区不可过长,保证模孔的光洁度
原因5:反拉力过大
解决方法:调整鼓轮上绕线的圈数
原因6:鼓轮上压线
解决方法:调整鼓轮上绕线的圈数,修正磨损的鼓轮
原因7:润滑不良
解决方法:检查润滑系统,测定润滑剂的成分和温度
原因8:铝杆潮湿
解决方法:防止铝杆受潮,潮湿的铝杆暂时不使用
电缆拉丝常见的9类缺陷分析:43个原因及解决方法
第2类:尺寸形状不正确
原因1:模孔磨损
解决方法:经常测量线径,发现超公差时更换模具
原因2:线材拉细
解决方法:调整配模,改善润滑效果
原因3:用错模具
解决方法:穿线后要测量线径
原因4:线材划伤
解决方法:检验模孔的质量和润滑
原因5:模具歪斜
解决方法:上模时注意摆正,检修模座
电缆拉丝常见的9类缺陷分析:43个原因及解决方法
第3类:擦伤、碰伤、刮伤
原因1:锥形鼓轮上有跳线现象
解决方法:将鼓轮表面修光,角度检修正确
原因2:鼓轮上有沟槽
解决方法:拆下鼓轮修复磨光
原因3:设备上有伤线的地方
解决方法:鼓轮接口不平,导轮转动不灵活
原因4:线盘互相碰撞
解决方法:线盘要“T”字摆放,运输时要彼此隔开
原因5:地面不平整
解决方法:整修地面,铺设钢板
原因6:收线过满
解决方法:坚守岗位,集中精力,按规定下盘
第4类:起皮、麻坑、三角口、毛刺
原因1:线材有飞边、夹杂、缩孔
解决方法:加强检验,不合格的不投产
原因2:模孔不光滑、变形等
解决方法:严格检查,不合格的模具不上机
原因3:润滑不良
解决方法:提高润滑效果
原因4:鼓轮不光滑,滑动率过大
解决方法:磨光鼓轮表面,调整配模
电缆拉丝常见的9类缺陷分析:43个原因及解决方法
第5类:波纹、蛇形
原因1:配模不当
解决方法:调整配模,在成品模的变形程度不可过小
原因2:拉丝机严重震动
解决方法:检修、加固设备,消除震动
原因3:线材抖动厉害
解决方法:调节张力,收线速度要保持稳定
原因4:模孔形状不合适
解决方法:定径区长度要合适,不可过短,甚至没有
原因5:润滑供应不均匀,不清洁
解决方法:保证润滑剂供应均匀,将润滑剂过滤使用
第6类:有连续的划痕
原因1:线材刮伤
解决方法:检查与线材接触的各部位,如导轮、排线杠
原因2:润滑液温度过高
解决方法:加强冷却,必要时采用强制冷却手段
原因3:润滑剂含碱量高、不清洁
解决方法:定期化验,保持润滑剂的成分,保证其清洁
原因4:模孔不光滑,有缺陷
解决方法:加强模具的修理与管理,不合格模具不上机
原因5:模孔润滑区被阻塞
解决方法:对润滑液要过滤,消除润滑液中的金属屑和各种杂质。
第7类:氧化、水渍、油污
原因1:润滑不足,润滑液温度过高
解决方法:保证润滑液的足够供给,加强润滑液的冷却
原因2:润滑液飞溅
解决方法:阻塞飞溅部位,成品线出口处采用毛毡擦线
原因3:存放场地不清洁,油污的手套弄脏了线材
解决方法:坚持5S管理,保证工作场地的清洁
电缆拉丝常见的9类缺陷分析:43个原因及解决方法
第8类:收排线满、偏、乱、紧、松
原因1:排线调整不当
解决方法:按收线盘规格调整排线宽度和排线位置
原因2:收线张力不当
解决方法:调整收线张力和收线速度
原因3:排线机构有故障
解决方法:细心观察,及时排除
原因4:收线盘不规整
解决方法:选用合格的线盘上机
原因5:收线过满
解决方法:加强监视,如是自动换盘要重新设定下盘数量或检修设备
第9类:性能不合格
原因1:抗拉强度、伸长率、弯曲等机械性能不合格
解决方法:总变形程度小,原材料不合格,变形不均匀的原因会引起机械性能不合格,所以要选用合格的原材料,增加总变形程度,控制拉丝过程中的温升等条件
原因2:电阻率不合格
解决方法:主要是原材料不合格,其次是退火工艺不当